close
轉錄自http://www.tglin.idv.tw/ TG的個人世界

從「矮」和「射」談起
記得老友 Spock 曾告訴 TG 一件有趣的漢字對映。他說「矮」與「射」這兩個字,寫法和意義應該要互相「對調」才合理。也就是「矮」字的意義是「射」;「射」字的意思是「矮」。為什麼呢?
我們仔細地瞧瞧這兩個字的寫法。「矮」字拆開來,可以分成「委」、「矢」,望文生義地解釋成「『委託』給『箭矢』的事」,那不就是指「射箭」這個動作嗎?另一方面,「射」字拆開來則是「身」、「寸」︰當一個人的「『身體』只夠用『寸』來度量」,這個人當然是個「矮子」。所以,「矮」字的意思是「射」;「射」字的意思是「矮」。很有意思吧!
當 TG 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,心中總覺得不太對勁,但卻也不曉得要從何處反駁。幾年下來,讀過幾本相關的書籍,現在就能夠有些自己的想法,曉得「矮」和「射」兩字的演變過程。以下,我們先來聊聊「射」這個字。
許多文明發展的初期,就已經知道利用「弓」與「箭」來狩獵與作戰。早期中國當然也不例外,於是我們可以見到殷商甲骨文中,對於「射」這個動作,就已出現許多種不同的文字寫法︰



很明顯地,這個文字所畫出來的,正是「箭在弦上」的模樣。
周朝金文亦承襲甲骨文的設計概念,同樣畫出「弓箭」的搭配,只不過有時意義更加齊備,多了一隻抓住箭矢的手︰




假設文字的發展不曾出現過小小的波折,今天我們要書寫「射」這個漢字,應該成為「 」、「 」或「 」這樣的形態。然而事實卻不然,因為我們見到「射」字的小篆寫成了




,將原本在甲骨金文中出現的左半偏旁「弓」部,用「身」字來取代。中國文化史上,小篆的地位算得上是第一次官定的正式文字。一當立下這種以「身」代「弓」的書寫標準規範之後,便一直延續到我們今天的標準楷書的「射」了。
我們無法真正知道當時文字的演化過程中,為何會出現這種「異體字成為正體」的情況。不過 TG 讀到瑞典「林西莉」女士在《漢字王國》書中的一種說法︰寫錯了!無論是有意或無意的結果。
如果我們再來看看「身」這個字在甲骨文與金文的寫法,會發現「身」的寫法竟與「弓」字有幾份神似






「身」字用來代表側身人像的凸出腹部,跟弓字的寫法竟也十分相像。
TG 認為,在秦初統一文字的過程當中,一方面知識份子早已積非成是,一方面是「身」字的筆畫在美感上優於「弓」。就如同 TG 至今仍喜歡繁體字甚於簡體的最重要原因,完完全全是情緒上的「非理性」反應。雖然手寫漢字時,TG 也會為了貪圖方便而寫簡體字,但在正式文件上,將書寫方塊做適度的填滿,絕對比空乏單薄的幾筆劃來得「好看」多了……
另一方面,「射」這個字的「身」字偏旁,依然可以講出一套合情合理的說詞(這就是「測字師」最擅長的事)︰「 ,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,從矢從身;射,從寸,寸、法度也,亦手也」,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一書就是這樣地將「身」字偏旁,安置到他的解釋當中。
此外,由於許慎本人大概沒有甲骨文的資料可以考據,於是他才將「射」字的「寸」偏旁解釋成「法度」;若對照一下更古老的金文,就可以知道這個「寸」的原形,是一隻手握著一隻箭的象形文,跟「法度」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接著,我們再來想想「矮」這個漢字,為何是寫成「委」、「矢」的組合。
先講結果,TG 可以十分確信它是個不折不扣的「形聲」字。這個字在東漢時成書的《說文解字》中沒有收錄。而從其它的國語字典裡可以發現,「矮」是一個比較晚期(約唐朝以後)才流通的字。通常愈晚造出來的新字,「形聲」的比例一定愈高(要不然大家根本不曉得怎麼唸)。所以當人們開始使用這個字,用來代表一個人的身材矮小,一定是按照「從矢、委聲」的原則。
「矮」字的右偏旁「委」用作聲符,應該是合理的推測。但左偏旁為何要用「矢」做為「意符」呢?TG 並不想將「箭矢」的意義(像許慎本人最愛用的方法)硬湊上去。一種可能的解釋,就是人們以「同類推廣」的方式來造字。
現代化學元素列表中,就有許多新造出來的漢字。當中一套規則,便是同類性質的元素,具有共同的文字偏旁。常溫的固態金屬,以「金」做偏旁;常溫氣體,用「氣」的頭來造字。於是,就連氫的人造同位素「氘、氚(讀成「刀」和「川」)」,中文就依這原則,輕而易舉地創造出來了。這就是 TG 所謂同類推廣所造出來的新字。
所以,「矮」字的左偏旁,應該是從某一個同類的字所推廣出來的。TG 假設,或許正是「短」這個字,由於與「矮」有相同的意義,因此而「啟發」出來的。
以下仍然是 TG 的假設。這個到中古時期才流通出來的字「矮」,應該早在民間就有一種講法(這時,我們先姑且認定它的發音就是「Ai」吧),其意義就是「身材短小」。當人們要為它湊出一個固定的漢字時,就仿照「短」字(「短」與「矮」是同義字),寫下了「矢」字的左偏旁;而右偏旁的「委」則當作「聲符」之用。
至於「矮」的發音為何?更精確地說,「矮」這個字在中古被創造出來的時候,「委」的發音應該為何?雖然我們聽不到古人的發音,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列出帶有「委」字偏旁的一些字來比較︰
委、倭、萎、諉、魏、諉、矮……
看來,除了我們要討論的「矮」字之外,其餘這些「較古」(至少在漢朝以前就曾出現的字),全都讀成合口型態的「uei、uo」。而「較新」(唐朝以後流通)的「矮」則讀成「ai」。我們可以照用 TG 以前曾經寫過的電子報《由「A」的發音到「我」的名字》,用「舌位逐漸升高」的觀點來解釋。
假設,這些帶有「委」字偏旁的漢字,在上古的文化界,全都讀成「ai」或「?ai(?代表喉頭閉鎖音)」,就這樣地一直流傳到了中古時期。「矮」這個新造字,也在這個時候建立起它的正式寫法。然而一直到了現代,這些「較古」的、帶有「委」字偏旁的漢字,經過兩千年的演化,讀音逐漸無法把持住原來低舌位的元音「ai」,慢慢變成了「ei」、乃至於後來再前方補上最高舌位的「烏」介音,成了「uei」。但是,新造字「矮」的流傳時間較短,沒有太多的演化時間,便還能保有原始的「ai」發音(雖然在閩南語中,該字的語音雖然還是「ai」,但讀音卻已經轉成次一級的舌位「e」了)。
TG 再藉機牽扯另一件事。日本在上古時代(東漢年間)就被中國史書稱為「倭」國。TG 並不相信當時記錄者使用「倭」來指稱日本人,是由於他們的矮小身高。TG 認為那或多或少也還是帶有「音譯」的意味。只要看看「倭」字在《詩經.小雅.四牡》中的用法就知道,「倭」字在一開始並沒有今天「矮」的意義。
曾經聽過一種考據說法,認為《漢書》上所稱日本地區為「倭」,是「倭面土」的省稱(這種說法 TG 尚不敢肯定其正確性……)。而「倭面土」的日本發音,在《三國志》上便寫成了「邪馬臺(音近於 Yamato、山門)」。另一方面,日本強勢部族一向用漢字組「大和」二字來做為自稱——「大」是族群自豪之下的附加字,可以不予討論;而「和」字應該不會是無中生有,必須要配合他們的部族名才合理。「和」這個字到了今天,日語還是讀成「wa」。
所以,無論是「倭」、「和」,這些漢字在上古應該都帶有「A、阿」的發音。回溯這幾條不同的線索,TG 相信「倭」、「委」、「和」的上古發音,應該就是讀成「?ai」。然後在漢語這一系,喉門閉鎖音或消失、或轉成合口音,成了「ai」、「ei」或「uei」。在日語一系,則是保留元音,喉音變成齊齒與合口乎,成了「ya(邪馬臺的「邪」)」、「wa(和)」。
總而言之,所有不同語系的人名、地名等等,在一開始的翻譯應該都是「盡可能地參照原始發音」。於是,上古中國用「倭 = ai」來稱呼日本本土部族名;而古代日本則用「wa = 和」來稱呼自己。
矮和射兩個漢字出現這種「互為解釋」的情況,正證明了漢字的造字絕對不是「無窮無盡」的;就是因為造字元素固定、規則有限,才容易出現今天這種有趣的巧合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參考資料】
1. 《漢字王國》,林西莉,山東畫報出版社。
2. 《中國古代社會》,許進雄,商務印書館。

(發表於2005.4.18.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ngs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